點贊崗位標兵|記南寧工廠基層奉獻者事跡
豐林的核心競爭力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還是人,豐林堅持把人的全面發展放在生產力建設的首位,通過選擇、訓練、改造、提高,讓員工成為“眼睛向下、說真話、做實事”的人,成為“誠信、責任、務實、創新、寬容”的人。——劉一川
就在這兒發光
“不溫不火的工作,幾千元的工資是否還值得我充滿激情地奮斗下去?”畢業于西南林大的黎耀健無數次地問自己。
黎耀健看著與自己一同走進豐林的小伙伴大多數奔著更好的發展前程而去,當他猶豫的時候,腦海里回響著的是豐林給他的祝福與囑咐:“不管在哪里,只要努力,是金子總會發光!”那一瞬間,他心里不斷重復一句話:扎根豐林成就理想,在這兒發光!
于是,他踏踏實實地在豐林,演繹著人生美麗的角色:丈夫、父親、優秀而自信的豐林員工!
黎耀健在主生產線操控拌膠機、鋪裝機、連續壓機等設備
黎耀健最先開始在集團研發中心,后來調到惠州工廠質管部、木材收購組等崗位,南寧工廠技改項目啟動的時候,他來到南寧工廠負責報關報建工作,項目投產后回到生產線學習。
由于前期都在負責項目報建報關工作,回生產線比較晚的他更加珍惜學習機會,剛到班組,黎耀健就迅速融入到生產班組的集體中。從生產工藝、施膠、拌膠、鋪裝、預壓、熱壓、后處理、中間倉儲等,他開始刻苦學習,僅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快速、熟練掌握。
業余,黎耀健也不會閑著,他主動來到車間生產線,向師傅學習分析設備操作與維護,僅用6個月時間,就成為生產組副組長。現在的他能粗能細、能上能下,既能做好現場管理工作也能做好具體的操作工作,各項工作都開展得游刃有余。
黎耀健說:豐林是他的福地,很慶幸自己選擇了豐林 。
做一個“實干家”
在南寧工廠,只要一提到“西瓜”,大家都會豎大拇指,“西瓜”是何許人也?他就是南寧工廠質管部副經理—李曦。
2000年參加工作的他,十幾年始終如一,他技術精湛,認真負責、樂于奉獻,甘做一個敦厚細膩的“實干家”。
在南寧工廠技改項目建設期間,“西瓜”由于需要支援項目物資采購,沒有機會外出參加培訓學習,在砂光鋸切調試試生產之后才回到生產線。可安通鋸切線、史丹利蒙砂光機對于“西瓜”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設備,需要全新的知識和技能,于是他開始努力學習,看設備圖紙,鉆研設備控制原理。他經常白天干著采購的工作,晚上跟外國專家學習砂光鋸切崗位知識。
李曦正在調整更改安通鋸切控制程序
無論是項目采購還是現在生產帶班,“西瓜”渾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勁,不管遇到什么難題,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故障。隨著接觸的故障類型越來越多,他的記錄本換了一本又一本。常年的學習習慣使他善于在常規中尋求突破,尋求創新,砂光鋸切操作技術水平在工廠也是數一數二,現在自動打包線也活躍著他的身影。
努力學,讓自己有價值
南寧工廠技改項目建設、運營,需要一批技術精湛、吃苦耐勞的精英骨干。倪靄釗便是其中脫穎而出、轉型成功的一員。
倪靄釗是南寧工廠較早接觸人造板制造的員工之一,一直以來致力于多層壓機中密度板的生產工作的他,雖然對多層線有著二十余年的工作經驗,但是對連續壓機生產線卻毫無概念。
從半自動的多層線至高度自動化的連續線,從密度板至刨花板, 一個核心帶班長的轉變,不單是從技術層面上的轉變,也是從思維方式上的轉變。
倪靄釗正在召開班組班后會(中)
倪靄釗被調到惠州工廠學習刨花板制造工藝、學習連續生產線設備操控,學習常見生產故障、應急事件的處理等一系列的難題,轉型壓力不容小覷。困難如萬重山,但他扛下來了。最開始,倪靄釗面對陌生的設備、陌生的生產線,他感到迷茫而恐懼,由于害怕出錯,最先開始他幾乎都不敢操作設備。后來,在南寧工廠經營班子的鼓勵下,他克服了恐懼,開始跟員工一起從最基礎的開始學習。他經常利用下班時間帶上筆記本到主控室學習,學習操作得多了,積累的經驗也多了。員工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現在主控室有兩位值長,妥妥的安全感,倪靄釗總是謙虛地說我是來這里跟班學習的。
2018年1月份,倪靄釗回到南寧工廠技改項目,參與壓機、鋪裝機的安裝調試工作,迪芬巴赫的現場項目經理陳鵬先生頻繁點贊倪藹釗,說他“一點就通,號召力強、技術過硬”。
南寧工廠技改項目投產后,倪靄釗更是體現出了帶班班長的技術能力、領導力和號召力。現在倪靄釗所在的班組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產品產量、優等率、開機率名列前茅。
努力了,就有回報!
簡單做人,用心做事
最后,讓我們聚焦到這名普通的基層崗位員工,他熟練地點擊著鼠標、敲打著鍵盤,熟練地操控著設備。他就是能源干燥中心員工—韋偵。
在最開始南寧工廠中密度纖維板生產線停機改造的時候,由于人員結構調整優化,他被安排在南寧工廠待崗。隨后,根據培訓安排,他調到惠州工廠學習能源、干燥、篩選工段操作及設備日常維護。2018年3月,經過南寧工廠培訓考核小組的考試、考核、綜合評定,他被分配到能源、干燥、篩選工段隨崗實習。
在這之前,只會模擬操作臺操作的韋偵,從來沒有用過電腦的韋偵,經過為期一年的系統學習,現在可以電腦遠程操控著整個備料工段設備穩定、高效運行。韋偵經常說,他面對的不僅是可視化的操作界面,走進他世界的更是一座溫度上千攝氏度的能源工廠。
韋偵在工作中
韋偵說:“在豐林這15年,我對爐子從視覺障礙到具備了透視功能,現在,如何控制好這個干燥系統、如何控制干燥含水率、如何維護干燥尾氣濕靜電正常運行,我都一清二楚,一幅幅畫面都烙在腦海,隨時可以切換調控。”
15年的堅守和專注,成就了韋偵的人生真諦。平時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簡單做人,用心做事。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想做,只要你去做,沒有什么不可以!